close

  一如上節所述,當「氣」的能量超過器官所能負荷的限度時,我們就需要有駕馭該「氣」的能力,去將超越的能量引導到身體他處,以免長期固守而產生病變,如此駕馭意守處的「氣」的能力非常重要。其方法有三:(1)導引;(2)似守非守;(3)不意守。不過三者的駕馭能力不同,駕馭心法也因人而異,都是需要經過特殊的練習才可為之,否則還是容易危害人體。 簡單說明如下:

 

(1)導引

  將「氣」引導到身體他處,使其不貯蓄於意守的部位,即可免除固守部位產生病變。事實上,我們一再強調「氣」本有其先天運行的途徑和脈絡,自然會循行至全身去完成「氣功」,這是自發的「氣功」,不需要駕馭。當意守的部位儲存過強的能量,已超過該部位負荷的限度時,就利用駕馭將能量導引至身體之外去排除,或導引至適當部位去完成我們所希望的「氣功」,如:增強身體局部、或整體的生理活動、或去完成「練氣功」的目的。「氣」的導引是一門「練氣功」特別的知識技術,有關其技巧與心法,將在下一節3. 「氣」的導引中給予闡釋。

 

(2)似守非守

  利用意守,自始至終貫穿在「練氣功」的過程中,是作為一種快速進入氣功態的手段,用以排除雜念,以靜待動,以產生較為集中且強勁的「氣」。可是當意守的部位,開始有了貯蓄的能量,逐漸發展出強勁的氣能時,則可以改換用似守非守、若即若離的態度,漸漸淡化意念精神的集中,不再固守於意守的部位,並且將「氣能」散化至周遭全身,去完成我們所希望的「氣功」。所以意守只是方便我們每次啟動「氣功」時,迅速進入氣功態,產生強勁「氣」的橋樑,因此便不會干擾人體自然的生理活動,避免造成意守部位的傷害。當然這種淡化意念的集中,且維持強勁氣能的駕馭能力,也是因人而異,需要經過鍛煉,否則還是可能危害人體,或無法提升「練氣功」的層次。

 

(3)不意守

  「氣」的能量在身體負荷限度內的初學者,以及天賦異稟自發「氣功」者,是否有意守,均可以讓「氣」循著先天的途徑和脈絡運行,不會造成意守部位的傷害,因此要不要意守,有沒有駕馭,自然均不成問題。不過,當能量超過負荷的限度,或「氣」行走的途徑有阻塞,或已經產生病變時,則「氣」既不能通暢運行,一定會在體內流竄造成傷害,因此必需要修正。因為意守是一種有效的快速養氣法,值得嘗試和採用;但是當氣能在身體越來越強大時,想變換意守的部位或不去意守,是一種極大的挑戰。如果一開始就不意守而「練氣」,自然沒意守的部位可以傷害,可是其駕馭「氣」的心法,需要特別學習,否則氣能無法快速形成與累積。而對於倚賴意守方始能夠萌生「氣」的練功者,之後想要逐漸放棄或改採用另一駕馭的心法,其困難度一定會增高,但若不改變,就又容易危害身體。

 

上一篇   回目錄和索引   下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