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氣」與「氣功」,以控制身心局部的生理活動到極致的境界,就是中華國術的功夫、武術。一般人所稱為「練功」,大多就是指練習武術,像出掌、拳打、腳踢的招式,以及舞弄兵器的技巧等等。武術的練習者,大多出身於武術世家,也有出於個人愛好。很多人天生就有尚武精神,特別愛好特殊兵器或武術技巧。有的人因為身體孱弱,體力不足,想要健康強身而學習武術,有的人則為防盜保家,期望武功高強,勝人一等而學習武術。武術的門派和功法非常多,起初之時,自某些肢體動作開始入門,然後依功法循序漸進地學習,講求的就是要有恆心長期的練習,肢體的強勁力量方才能夠逐漸練成,然後再加上呼吸吐納的配合,使內、外功力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那就是在「練功」了。倘要求繼續使用內、外功力去完成過招、比武、制服敵人等「作功」者,那就需要駕馭「氣」與「氣功」,以成功地控制身心局部的生理活動,到至強至善的境界,才能出人頭地,更勝一籌。這些駕馭的技巧和心法,需要「明師」諄諄的指導和告誡,自己更要有足夠的聰慧,努力領會駕馭之法,辛勤學習、磨練、鍛煉,方才有機會更進一步。

 

  運動也是控制身心局部的生理活動,其追求身體的極限,像:賽跑要速度越快越好;跳遠要距離越遠越好;球類比賽要投球準確性越高越好。但運動和武術不一樣,雖然兩者也有講求形體之美,如拳術和舞蹈的表演一般,不過,運動是比較屬於個人自己肢體上的鍛鍊,縱有講求攻擊防身之術,不似武術,講求的是對假想敵進行攻擊、殺敵、制敵、以及防身致勝之法,兩者駕馭「氣」與「氣功」的技巧和心法不相同,也需要辛勤地領會與學習。

 

  運動也和勞動不一樣。運動是以個人自己的肢體為練習的主體,為加強局部肢體的功能,去執行某種動作「作功」;相反的,勞動則是以想要完成的「作功」為主要目標,遷就工作的性質,強行以個人自己的身心肢體,努力去完成該項「作功」。例如歷史故事中的陶侃搬磚是運動,而建築工人辛苦地搬磚是勞動。前者訓練自己的肢體令其強健;後者消耗自己的體能完成工作,目的不一樣,對身體作用的結果就不一樣。其中以是否用有意識、刻意的呼吸所產生的「氣」去完成「作功」,和善用駕馭「氣」與「氣功」的技巧和心法,是重要的決定因素。

 

上一篇   回目錄和索引   下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