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練氣功」用的是那一種功法,其基本練習的順序與關聯,大致是相同的。但是各別功法的特性卻十分不一樣,可能影響到「練氣功」的功效、對人體的作用,和不良的反應。為了讓大家能夠清楚地瞭解,特別加以詳細解說如下:

 

1. 有「作功」才有「練功」

  如本篇第一段所述,凡是使用氣力(能量)去完成了一個「功」(事或工作),才能夠叫做「作功」。而凡是長期地、持續地、有規律地運動,即使只是身體局部的活動,其目的在於養成特殊的技術或體能,並且其於學習時的技巧、和呼吸、吐納的功夫有相關聯者,就可以稱作為「練功」。

 

  配合呼吸、吐納是「練功」的必要條件。如果沒有配合呼吸、吐納,例如:運動員每天定時跑步、游泳、打球;家庭主婦每天定時打掃、拖地、提水、擦桌椅;學生每天讀書、寫字、打電腦;上班族每天開車、寫企劃、操作電腦;工人每天作工、操作機器、扛重物等等,只能算是長期在完成相同的「作功」,並不能算是在「練功」。

 

  「練功」不但是要持續地做,有規律地做、長期地做,配合呼吸和吐納地做,還要放鬆身心、筋骨、肌肉等,讓所完成的「作功」,變成自己身體例行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要讓所做的該「作功」,變成自己身體內的一種本能,可以隨時不經思考就能立刻順手馬上運用,例如:游泳健將一跳入水中,馬上就可以悠遊自在地游泳,如魚得水一般;或是自行車手一騎上單車,就像兩隻腳長了兩個輪子,飛也似地奔馳、愉悅熟練;或者是演藝人員一上舞台,就能詮釋角色、能歌善舞、演練拳術,形體優美流暢,渾然天成,這樣才算是完美無傷的「練功」。

 

  反過來說,若一天到晚勞心勞力辛勤地做「作功」,既沒有規律、也沒有配合呼吸、吐納,當然該「作功」就不會變成自己身體本能的一部分了。例如:每天僅僅努力用手臂、雙腳、肩膀或軀幹的氣力,像司機、黑手、搬運工、送貨員、清潔工等人,他們的工作也許可以讓其習慣於勞動而身強體壯,但不能算是真正在練功,反而因為經年累月耗損體力,長久下來,特別是年老之時容易衰敗;何況平時也有可能會因工作不慎而發生意外,或因不當使用,受力姿勢不正,而讓肢體、手、腳、腰、背等受到損傷而致病。

 

  再舉武術裡面打拳的例子來說明,打拳的人配合呼吸、吐納,有一定的節律、一定的動作,長時間下來,肢體強勁的氣力逐漸練成,變成身體裡面本能的一部分。這時候,拳打腳踢,意到、勁到、力到,十分如意順手,不容易造成肢體上的損傷,這就是在「練功」。倘若在練習武術時,動作既不規律、不諳其功夫技術,既不專心時常演練,也沒有配合呼吸、吐納,就容易發生失誤而讓肢體、肌肉、關節產生酸痛或受傷,更甚者造成內臟的壓迫和損害。

 

  另外,不論是田徑、球類或是舉重之類的運動選手,他們講求的是身體短時間內的爆發力,或是追求人類體能極限的表現。雖然他們看起來個個都很強壯,可是時刻都容易受傷。尤其是當不再練習或退休之後,往往整個人就衰敗走樣而生病了。這就是他們在運動時,只是用盡身心體力去「作功」而已,不能稱作為「練功」,自然對身體沒有長久性強身健體的益處。人必須要在「作功」的同時,配合呼吸、吐納,以正確的方法令該項「作功」和身體結合在一起,變成身體內自然本能中的一部分,方才可以有「練功」的效益和好處。

 

  要達到「練功」的地步,需要一段長時間的持續練習。這期間內對身體的磨練,或是身體對磨練的反應,都有可能會造成傷害,需要小心預防每一動作對身體的影響。以太極拳為例子,太極拳肯定是一種修身和修心的武術;通常打太極拳的人,都是一輩子持續在演練。起初學習的時候,腰腿常常會僵硬、酸痛、無力,勤練久了之後,身體變得輕鬆有勁,再逐漸配合呼吸、吐納,增加體內氣血的流通舒暢,使得肌肉、關節強韌有力,自然通體輕巧、身心清爽、年歲長青。

 

  練太極拳首重在身形、架式、出手、移腳的用法,以及落胯轉腰、腰腿彈力的使用。打太極拳必需要有恆心地長久練習,才能熟能生巧,達到鬆緩有勁的境界。所以,它練習的要訣就是:要長期地、有規律地、放鬆地打,然後再配合呼吸、吐納及導引,讓所完成的拳式成為有效益的「作功」。當太極拳拳架方式正確了,動作熟稔了,身心舒坦平靜了,呼吸、吐納自然去配合動作,以致内氣充沛,勁力強韌,變成身體本能裡的一部分,隨時不經思考,聽勁出手,以制敵防身,所以可以延伸去演練推手、散打、扇、棍、槍、刀、劍等的武術,成為技擊高手,這才算是真正的在「練功」了。

 

上一篇  回目錄和索引   下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