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篇為師生練氣雜記之29)
作者: 劉愷銘

 

一、緣起
  2011年三月,因為身體的病痛,透過媽媽的朋友引薦認識了謝醫師。經過謝醫師一年的悉心治療,我的身體健康隨之大有進展。謝醫師宣布我畢業的那一天,溫和輕聲對著我說:你身體的病痛經由我醫治可以好約七、八成,剩下的就得靠你自己練氣功了。我即刻回問謝醫師:謝醫師您要開課嗎?可惜得到的回應是:時機未到。等到2013年一月,謝醫師終於開課了,但由於內人和我只能選擇一人先上課 (另一人在沒有外援的情形下負責照顧小孩)。我們透過抽籤得方式決定讓內人先上課,雖心中覺得可惜,但是,相信這是老天爺的最佳安排而臣服。之後,經過漫長的等待,幾乎以為謝醫師不會再開班授課的時候,某一天終於得到謝醫師的正面回應。而後在2015年三月得到謝醫師基礎保健氣功的親授。三年的等待,雖遠不如古人挑水掃地三年換得名師傳授的辛苦,但這得來不易的緣分和福分,讓我特別珍惜這次明師教導的機會,相信也會轉化成將來練氣功的堅持能量。(不好意思,這段「緣起」的敘述可能有些囉嗦,謝醫師您若覺得不適合,可予以刪除,謝謝!)

 

二、練氣五大心法
  課堂上,謝醫師傳授的練氣五大心法為:正形體、和神志、鬆筋骨、調氣息以及勿妄念。關於五大心法的詳述,可參考謝醫師的大作:《練氣與氣功的科學知識》。僅就我個人對於五大心法的摸索過程做為分享,如以下。

 

正形體
  擁有扁平足的我,天生就不耐久站,因此上課以站姿來練氣,對我來說就是一大挑戰。經過六星期的重複摸索,從腳掌重心的微調(以釘住湧泉穴為前提)到膝蓋彎曲程度的調整,慢慢漸進式地,讓自己可站立的時間加長,直到達成可以花兩個小時練氣的自我檢定標準。我個人的體驗是:這腳掌重心及膝蓋彎曲程度的調整,再配合上縮下巴的角度調整,皆會影響到我氣感的強弱及「鬆筋骨」的程度。調整過程有點辛苦,一開始也羨慕別人好像沒有這樣的先天限制,但謹記著謝醫師的強調:「學習氣功不要和其他人比較,只和過去的自己比較。」因此專注正視自己的身體,慢慢掌握出屬於自己「正形體」的體態。

 

和神志和鬆筋骨
  曾經選擇了一個不恰當的時機去練氣,結果心中一直惦記著下一個行程的準時與否,而這心中的惦記讓自己處於焦躁的情緒當中(神志不平和),進而影響了身體無法放鬆。又有一次,深夜練氣練到一半,一歲多的兒子驚醒哭號,隨著這突然的哭聲,原本平和的神志被驅趕了,整個身體、心情也跟著緊繃起來。謹記著這兩個失敗的練氣例子,除了提醒自己慎選練氣時機外,也認識到自己缺乏「活在當下」的素養(心放在未來),因此心沒有靜;心不靜志就不會定,志飄移了,練氣要入神談何容易?謝醫師曾說:「練氣最重要的就是一個『鬆』字。」如果我能鬆到「隨遇而安」的話,對於突如其來的兒子哭聲,就能讓自己外在身體「做功」安撫兒子,但內在依舊鬆、靜、和諧不變。(謝醫師註:應該是「心不隨境轉」。)

 

調氣息和勿妄念
  小時候,曾有前輩分享修行的重點在於「無念」,前輩誤以為無念就是要做到一念不起,而我也就跟著誤會了許久。後來某個機緣,我認識到了所謂「無念」並非完全沒有念頭,這邏輯就好像”無為”並不代表”沒有作為”一樣。「無念」真正的涵義正如謝醫師所說的「勿妄念」:「面對紛紛而來的雜念,不去回應它。」對我來說,雖然懂得這個道理了,但實行起來還是困難重重。所幸,謝醫師所教導的調氣息,除了書上所說的實行重點外,對我來說它另外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我透過數著規律的吸、停、吐的次數,以這數息的念頭,來代替其他雜念(以一念代萬念),進而再把這唯一的念頭拋開。雖然「勿妄念」的部分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但是與過去的自己相較,在遵循謝醫師的教導後,總算有一點小小的進步,而且也清楚未來可進展的方向。所謂明師,有時候所提點、指引的三兩句話,就會在關鍵時刻像明燈一樣指引你改向到正確的道路上。

 

  謝醫師曾說:「行、住、坐、臥皆可練氣。」因此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都可以用以上的練氣五大心法來檢視和覺察。說句看似玩笑卻真實的話,我現在連抱小孩,有時都會覺察自己站得是否夠正形體?行動過程中是否夠放鬆(包含心態)?是否沒有妄念地專注陪小孩在那個片刻?而我得到的受益是,抱小孩不再閃到腰。

 

三、書的輔助
  參與這次氣功班,有別於之前學員所沒有的幸運,那就是謝醫師集結多年的練氣、醫療經驗,以及諸多代表性的案例、病例,以科學邏輯的敘述方式著作了代表性書籍──《練氣與氣功的科學知識》,並在我們氣功班研習的過程中出版了。而這本書的出版時機,對我個人而言極為重要。以下謹舉一個例子作為代表。雖然課堂中謝醫師就有提醒,練氣到一個程度後,過去隱藏的舊疾會一一出現。但是當身上的痛楚發生後,不免還是會懷疑自己是否練錯了。但是此書第101頁圖三清楚的說明,我就從而得知練氣過程中,對於身體修護的先後順序為肌肉骨骼系統->三焦動力系統->五臟六腑系統。對照自己練功第三周開始的右肩、右膝、右腰的痠痛(肌肉骨骼系統),第七周開始的嚴重鼻塞、流鼻水(上焦系統),第七、八周兩個星期維持每天至少一次拉肚子(臟腑系統),就可以知道自己身體發生的狀況的順序正如書上所寫一樣。對於自己練氣情況仍在「既定的軌道上」,就會多了一份心安與志定。

 

四、感謝
  感謝七位想要以科學方式探究氣功的教授促成了這個氣功班的機緣(謝醫師註:這次氣功班是應台大、北醫、陽明等探索氣與氣功實證醫學研究的教授們所要求而開辦的;謝醫師也非常感謝這個機會。)感謝謝醫師不厭其煩的悉心教導,學習期間我感受到了謝醫師想要把學生教會的熱心,因此我除了堅持練氣功外,實在無以回報。感謝助教在第九堂課中,詳盡地分享她學習及練氣功的過程,這也是有別於以前氣功班所沒有的幸運,由於她無私又詳細的分享,真的鼓勵了我們好幾位學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