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與「作功」

  「功」是當我們去做了一件「事」,或者是去完成了一件「工作」,這些「事」或者是「工作」,就叫作「功」,而完成這些「功」,就叫做「作功」。也就是說給予「事」或「工作」能量,讓其產生移動的意思,整個過程的完成就是「作功」。其學理上的意義,要從以下物理學的知識來理解。

 

  物理學中的「功」(work),是表示能量從一種物理系統轉移到另一種物理系統,尤其是指通過使物體朝向力的方向移動的力,其作用下能量的轉移。而凡施力作用於物體,使物體沿施力方向產生位移(位置移動),就稱為施力對物體「作功」。當力施加於一物體 使得物體產生運動狀態改變或形態改變時, 就定義為「作功」。例如桌子上有一本書,儘管桌子對書本有支持力,但因為位置沒有移動(位移),所以沒有「作功」。如果用手耗費氣力(能量),去將這本書舉高起來,因為位置移動了,手就有「作功」了。又一個物體能夠對外界作功,就是說這個物體具有足夠能量改變外界的物理狀態。因此,作功的過程也就是將能量由一物體傳到另一物體的過程,所以「功」與能量是可以互相轉換。能量以各種形式存在自然界中,例如:動能、位能、電能、化學能等等,而人的氣力也是一種能量,我們可以稱之為「氣能」。

 

  所以說,凡是使用能量去完成一個工作──「功」,才能叫「作功」。就人體來說,身體的生理活動就是許許多多「功」的集合體。例如心跳、呼吸、轉動眼睛、手腳舞動等等,都是一種「功」;我們利用身體內的氣力(能量)去完成心跳、呼吸、動眼睛、手腳舞動等等,就是讓身體內的能量去「作功」。又比如說:爬樓梯是一種「功」,去爬一階的樓梯,就是耗用氣力去爬完成一階樓梯的「功」,當爬完了,就稱為「作功」。又例如拍手功是練氣功的一種,拍手是個「功」;當拍手時,就是使用體內能量去完成拍手的「功」,所以就稱為「作功」了。

 

  因此,一般練氣功時,不管練的是打拳、甩手、呼吸、吐納、瑜伽、冥想等等,都是利用身體內的氣力(能量)去完成手、腳、心跳、呼吸、軀體、頭腦、思考等等一群人體內許許多多「功」集合而成的活動,這就是「作功」。如果沒有「功」,也就沒有「作功」,那也就沒有什麼練氣功可言。所以練氣功簡單的說,就是練習用氣力去讓人體內的能量去完成它們的「作功」。人體內的「功」就是練習的目標;沒有目標,沒有練「功」,沒有練習「作功」,就甭提練氣功了。

 

2.「練」與「煉」

  「練」有學習、練習、熟練、磨練的意思。使用身體的氣力(能量)去完成一個或多個事或工作(「功」)就是去「作功」。完成的過程中需要學習和瞭解知識、操作技術和心法要訣等,最終才能成功地完成「作功」,這就叫作「練」。「練氣功」也是一樣,從學習、練習到精巧熟練,通常需要反覆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和努力才能達成,這個過程才能叫作「練」。可是若想要到達熟能生巧、至善至美、提昇身心的境界時,則必須要先奠定紮實的基礎,然後在既有穩固的根基上,繼續不斷的磨練、修煉、鍛煉,像冶金煉鐵成鋼一般,這就叫作「煉」。

 

  所以「練」與「煉」是指不同層次的練習、磨練、修煉和鍛煉,其中的學習基礎、心法內容和需要克服的困難,是非常的不同。尤其是在「練氣功」的後期,「練」與「煉」的過程中,所要面臨的危險和關卡,完全相異。前者或者練習不成,或者身心受害;後者一不小心可能就會遭遇到身心、性命的傷害。當然,在自我練習當中,要明白只有在「煉」的階段時,才能提昇自我,而那個階段就是最最關鍵的時刻;也就是等於在武俠小說中,通常會將它描寫成「水火相濟,龍虎交會」等緊要關頭,閉關修煉的情景;成功了則神功練成,不成功則精神病上身,甚至於產生殘疾,有生命的危險。

 

上一篇  回目錄和索引   下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 的頭像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

    穴壓與拔罐學會vs謝醫師談練氣功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