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逝去的武林》一書中,作者提到形意拳的一代宗師尚雲祥先生以下的一段故事,正說明了這方面訊息的重要性。

 

  有一天,有個朋友來拜訪尚雲祥先生。這個朋友身體不太好,有胸悶頭暈的毛病。他聽別人說:讀經文可以袪病,便請了一本經書日日讀誦;可是經文難懂,雖然費心思去讀誦,似乎胸悶得更厲害了,於是便來問尚雲祥有沒有健身的方法。尚雲祥說:「練拳更加費心思,我看你這只是體虛,找個正經的大夫看看,吃藥慢慢調理,比什麼都好。」

 

  那人走後,尚雲祥跟朋友說:「其實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病,正是讀書,不過要像小孩子上私塾,不要管書上是什麼意思,囫圇吞棗地一口氣讀下去,只要朗朗上口總會有益身心。但是咱們成年人,不比小孩的元氣,大聲讀誦會傷肝,要哼著來讀,不必字字清楚,只要讀出音節的俯仰就行了。」

 

  朋友問:「為什麼不把這法子教給您那位朋友呢?」

 

  尚雲祥說:「那人生活不如意,精神萎靡,才令身體困頓,重要的是要無思無想,不能再動什麼心思,我就不用這法子去惹他了。」

 

  同樣是讀書,費心思去讀誦經文,竟然可以讓人胸悶得更厲害,而以囫圇吞棗的方式,一口氣地讀書,並且要朗朗上口,卻可以治病!這就是因為後者的方法,是呼吸、吐納、導引的一種權宜練氣的方法。但是這個朋友精神狀況不佳,不可能做得到無思無想,尚雲祥只好勸他去就醫,把他打發走了。

 

  故事中尚雲祥先生所提的治病方法,就是呼吸、吐納「練氣功」的方法,表示這也不是人人可以隨意隨時練習的,必須身心條件適當者方能受教練習。所以不管是「練氣功」或練拳,首先要評估意願者本身的身心條件,倘若條件不適當,擅自主張執意去學習,對身體不但沒有益處,可能還會遭遇到不良的結果。每個人自己本身的身體條件、精神狀況,大多不是自己可以完全了解或掌握的。至於合適採用什麼樣的功法來鍛鍊身體,除了要對各種練功方法對人體生理、心理上的作用和影響有所瞭解外,還要對練習者的身心狀況,有能力去評估的人,才好決定練習者合不合適「練氣功」,要選擇哪一種功法,如何去練功,這就是「明師」的功能與責任。尚雲祥的一番解釋,正好說明了這些要點。



        由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知,「練氣功」的目的雖然是為了讓自己更為健康強壯,但是若不能得到預期的效益時,至少不要產生不良的影響。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開始「練氣功」之前,就需要注意的地方。

 

上一篇    回目錄和索引    下一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謝麗貞醫師的氣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